我是一个IT行业工作者,从大一开始写代码到现在已经快7年了,找了一些编程环境的老照片,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成长历程。
(为了避免给大家造成麻烦,本文不提及任何人名。)
2014年 – 宿舍编码
我就读于山东大学计算机学院,可能是因为学校和政府的一些校区租赁关系,我们学校大门一直是“山东大学齐鲁软件学院”,这给市民朋友和我们同学们都造成了很多诸如 “齐鲁软件学院到底是个三本还是个专科”这样的疑惑。
现在回想起来,软件园的学习环境十分一般,大一刚入学的时候还有文史哲的妹子们在这,后来就全部搬到中心校区了,让本来就没太有生机的校园变得更加缺乏活力。文史哲的妹子们走了之后就只剩下计算机学院、软件学院和新成立的一个微电子学院… 一听这些名字就感觉真是苦哈哈,一群大老爷们天天摆弄电子仪器,咔咔咔写代码的即视感。
大学住的是六人宿舍,条件十分有限,三个人共用一张桌子,我在宿舍写了有大约两年的代码。刚入学时候写的是Java,后来感觉C语言更帅,以及有一个做Linux底层研发的表哥感染了我,于是哼哧哼哧开始写Linux下的C语言编程。
下面这张照片拍摄于我大一的时候,彼时我用的是i3、4GB内存的联想G410笔记本,旁边的代码书应该是Java入门到精通一类的书。天天在床上哼哧哼哧,乐此不疲。

写了一年代码之后,我开始面试XX实验室,比如当时的嵌入式实验室,我觉得非常厉害。有学长带,能和一群人一起写点有用的代码,以及找到一个团体能够接收我,更重要的是,当时学校给实验室分配了单独的教室,加入实验室就可以在4区的一个房间里有个自己的卡座,天天在床上写代码可不是个可持续发展的事情….
可能实验室的位置比较稀缺,没有实验室给我发offer…
2016~2017 学院实验室编码
后来机缘巧合接触到了安全行业,在大二参加了几个学长组织的网络安全的线下讨论会,以及找学校网站疯狂试手时候,学院一个做安全的老师老师向我抛出橄榄枝,我搬着我的笔记本开始在科研楼写代码。

科研楼工作环境非常棒,有24*7的空调,有免费热水,有服务器资源。和实验楼也非常近,我在这里度过了一段十分快乐、非常存粹的时光。
在实验室度过了一年的快乐时光,转瞬到了大三下学期。到了大三下学期就面临着要考研还是找工作这样的选择。我复习了一个月,看完了高数一。然后痛改前非,发现自己实在不是考研的料:真的实在是太枯燥了。
2017~2018 上海交大网络信息中心
刚好机缘巧合,上海的一个老师向我抛出橄榄枝,给了我一个去交大实习的机会,于是在17年暑假我启程前往上海,开始在交大哼哧哼哧写代码…

在交大的日子也十分快乐,在交大的生活像个乌托邦。感觉每天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。以及有各种各样的漂亮小姑娘、有吃不完的食堂,学校环境非常非常好。类似于这样子的。我对交大的情感非常丰富,在这里不说太多了。
2018~至今 腾讯科技
大学毕业离开交大后,我到了腾讯就职,赶上腾讯930变革前夕入职腾讯,做安全研究相关的工作。腾讯办公环境也不错,关键是,someone pay for my code! 有人为我的代码买单了!
2018 ~ 2019

2019~2021

最后
谨以这个小水文:
纪念逝去的时光
幸福生活来之不易,要过好现在的每一天。
感谢每一个帮助过我的人,感谢看文章的你。
未来很长,我们一起加油💪
小方真棒!
男神男神我爱你~
bty: 我就是那个小王
令人羡慕的工作环境,真好